前言应牛配
郑丽文在国民党主席选举中表现出色,以黑马身份连续获得多个派系的支持,成为党内的焦点人物。距离10月18日的投票只剩下不到半个月,郑丽文已经赢得了军系、地方派、以及不少资深政治人物的支持,甚至一些原本看似无关的力量也开始力挺她,尤其是年轻选民的关注度持续升高。看似选举结果已经初步明朗,那么,郑丽文为何能获得如此多不同派系的青睐呢?
1. 军系的支持
郑丽文能赢得军系的支持,关键在于前黄复兴党部主委季麟连的力挺。季麟连在军界的威望极高,是一个深受尊敬的“老大哥”。在冈山眷村的一次活动中,他亲自站在郑丽文身旁,力挺她,并称她为“复兴女侠”,表示她与退役军人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这一番话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在2021年朱立伦通过黄复兴党部的8万退役军人票成功当选时,退役军人一直对其有着深厚的情感。然而朱立伦今年裁撤军系组织一事激起了他们的不满,郑丽文的强烈反应刚好回应了这一部分人的情绪。
展开剩余75%根据黄复兴退将协会的统计,约72%的退役军人党员表示愿意支持郑丽文。退役军人的投票影响力不可小觑,每变化1%的投票率,可能会导致蓝营立委席位的变化。而如今,这8万退役军人将支持郑丽文,意味着郝龙斌和罗智强想争取军系的票几乎没有可能。
除了退役军人应牛配,其他地方势力的支持也为郑丽文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台中市长卢秀燕的支持动作虽然含蓄,但非常实际。她通过递交台中党部的联络簿,帮助郑丽文与当地年轻党员建立联系。调查显示,78%的台中年轻党员认为郑丽文比传统政客更值得信赖。此外,彰化县长卓伯源本计划参选,后来放弃并表态支持郑丽文,这无疑为中南部的地方势力带来了凝聚力。
党内重量级人物如洪秀柱和王金平的表态也为郑丽文提供了关键支持。洪秀柱明确表示支持坚持九二共识的人,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很明显她是在支持郑丽文。这一言论让深蓝团体中支持郑丽文的人迅速增加了15%。王金平则在郑丽文拜访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她是国民党目前最需要的战斗力,打破了本土派与深蓝派长期对立的格局。民调显示,郑丽文在本土派中的支持率从最初的23%上升至61%。
2. 各界的支持与改革的呼声
不仅仅是军政界的支持,郑丽文还获得了不少意外的帮助。前内政部门负责人李鸿源本计划参选,但最终宣布退出,公开表示支持郑丽文,因为她更敢直言不讳,敢于推动改革。李鸿源的支持,使得不少原本犹豫是否支持郑丽文的中间选民纷纷松了口气。工商界方面,三三会理事长林伯丰的公开支持也让郑丽文的阵营更加稳固。三三会汇聚了台湾的顶尖企业家,林伯丰的支持意味着郑丽文在商业界的影响力正在不断上升。
在两岸关系上,郑丽文的态度也十分关键。许多商界人士希望能够稳定两岸关系,避免像货柜堵港、订单流失这样的经济问题。而郑丽文显然抓住了这一点,她承诺如果能改善两岸关系,将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环境。
3. 年轻人的支持
郑丽文的年轻支持者群体也十分关键。国民党内部40岁以下的党员虽然仅占五分之一,但这一群体却成为了郑丽文的“惊喜票仓”。他们支持郑丽文,不仅因为她较年轻,更因为她敢说出年轻人内心的想法。根据艾普罗民调,郑丽文在“谁能带领国民党重回执政”的问题中获得了28.3%的支持,而郝龙斌和罗智强分别只有12.6%和14.4%。其中还有30%的选民没有表态,而这些选民中不乏年轻人,未来他们的投票倾向极有可能向郑丽文倾斜,因为年轻人不再愿意支持那些仅仅依靠资历的老政客。
4. 打破“老一套”的枷锁
郑丽文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多派系的支持,根本原因在于她打破了国民党内部陈旧的“老一套”思维。尽管军系、地方派、年轻人和工商界的诉求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现有体制的厌倦。军界厌倦了被忽视的冷漠,地方派厌倦了资源分配的不公,年轻人厌倦了被压制的政治环境,工商界则渴望政策的稳定性。
郑丽文巧妙地避开了传统的派系拉拢策略,而是通过“反老一套”来吸引各方支持。她为军系提供了尊严和保障,为地方派表达了深入交流的愿望,为年轻人带来了改革的希望,为工商界承诺了稳定的局面。这种不同于传统的策略,使得原本互不相容的各方力量,因共同反对“老一套”的体制而形成了罕见的支持合力。
相比之下,郝龙斌依然延续传统的元老拉拢方式,忽视了年轻人和地方派的需求;而罗智强虽然宣称要反建制,但仅停留在口号层面,缺乏具体的改革方案。
结语
在这场决定国民党未来走向的主席选举中,军系票、组织票和自主票是三大关键因素。郑丽文目前以68%的支持率遥遥领先,远超其他候选人的总和,显然已经掌握了胜利的主动权。接下来的选举是否能继续顺利推进应牛配,将取决于她能否继续把握住这股改革的浪潮。我们将拭目以待。
发布于:天津市财富牛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